談戀愛是一件很甜蜜美好的事情,不過也正是因為它太過甜蜜美好,不少人會深陷在裡面而迷失自我。
這種現象,也讓「戀愛腦」這個詞越來越盛行。當人徹底陷入愛情,把百分之百的心思都放在對方身上,一旦分手、或是一陣子看不到對方,就活不下去。
我們應該都可以同意:雖然「戀愛」很美好,但是變成「戀愛腦」不是件好事。
那要怎麼樣才能讓讓自己不要變成「戀愛腦」?我覺得可以從想交男女朋友的原因及時機來切入。
想交男女朋友的原因
我觀察自己以及周遭的人後,覺得人會想交男女朋友大概有以下原因:
- 覺得一個人很孤單
- 慾望(性慾)
- 社會地位(覺得沒交過男女朋友,或是現在單身好像就很廢)
第二點,慾望的部分,我已經有在「這篇貼文」提過,並不是對一個人有性慾我就一定要跟對方在一起發生關係。
而第一、三點大概都歸類為一件事,那就是「內心空虛」。因為內心空虛,所以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孤單;因為內心空虛,所以覺得自己單身好像比不上別人。
內心空虛,所以想要找另一半來填補自己,聽起來很理想,但並不是如此。
內心的空虛,需要靠自己填滿
這個空虛,就像是內心的洞。交男女朋友只是先用一層甜蜜的薄紗把這個洞口暫時蓋起來,並不會讓這個洞填滿。一旦戀愛的甜蜜感消失時,這個薄紗就慢慢被吹走,洞口又顯露出來。
當甜蜜感消失後,多數人就會選擇分手。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分手不好,而是如果你分手的原因永遠都是「我對你沒感覺了」,那不管交了幾任男女朋友,結了幾次婚,永遠都不會滿足。
空虛終究沒辦法靠另一半填滿,也沒有能維持一輩子的甜蜜感。
當內心空虛時,其實應該是自己要更認識自己、跟自己對話、變得更強的時機。如果每次空虛時,都靠強烈的戀愛感來暫時蓋上,那永遠都沒辦法好好跟自己對話。
自己內心的空虛,終究只能靠自己來填滿。如果只是一味想靠對方滿足自己,配合自己,就變成所謂的「情緒勒索」,甚至演變成「恐怖情人」。
當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的時候,才是比較適合交男女朋友的時機。
怎樣叫做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
這個沒有什麼正確答案,但對我來說可能有以下幾項:
- 足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哪些狀況會讓自己心情差。
- 能夠治理情緒。心情差是難免的,但要知道怎麼去調適跟解決。
- 學會克制性慾。人不可能沒有性慾,但總不可能一有性慾就去滿足它吧,萬一那個性慾的對象不是另一半呢?
至於要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才會過得好,當然也沒有正確答案。不過我認為大部分人的時機是出社會後一陣子(可能兩三年)。
在這個階段,我們都經歷過像是大考、找工作等人生大事。遇到重大轉折點時,多少也認真跟自己對話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以及未來的方向。
當雙方在遇到彼此之前,已經是自己可以過得好,而且認識自己時:
- 不會過度依賴彼此,比較不會有一方一直拖累對方的狀況。
- 雙方都認識彼此,遇到問題或心情不愉快時,能自己調適心情,並冷靜下來溝通。
- 雙方都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比起只因為對方長得好看就被戀愛感沖昏頭,更能重視彼此價值觀有沒有互相衝突。
- 雙方都認真思考過自己的未來,所以一開始就能討論未來的規劃,看是不是能一起走下去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