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 Evernote 的痛苦過程
以前我是用 Evernote 做筆記,但後來因為他的速度越來越慢,而且很多功能越來越複雜,於是決定跳出。在最一開始,我也是選擇搬移到最熱門的 Notion,然而在搬移筆記的過程真的非常複雜且痛苦。
我舉幾個頭痛的點:
- 轉移之後,原本筆記內文的圖片都沒辦法正常呈現,那些圖片都被放在其他地方,我還要一個一個去把它們重新插入內文。
- 兩個軟體的檔案管理系統有差異:Evernote 有記事本、記事本堆疊、標籤等等的功能,但是這些到了 Notion 又得重新手動設定。
- 裡面有一些我畫螢光筆、粗體、斜體的地方,也沒辦法順利轉移。
我的筆記可能有上百上千個,這樣改下來根本沒完沒了。
Notion 只是另一個 Evernote
網路上有一堆人在分享自己的範本,甚至還有一大堆線上課程在教怎麼製作範本。
Notion 真的長得很好看,這點我完全同意,而且設計的也非常好。但,當哪天它突然變得很難用、或是收費突然變很貴,讓我必須要轉移的時候,我想那才是惡夢的開始。到那時,我的筆記可能是現在的兩三倍,我可不想再感受一次當時從 Evernote 轉移出來的痛苦。
況且,我覺得 Notion 的範本可能又比 Evernote 更複雜,那些精美範本的背後,可能都是各種複雜的格式。
我認為使用這些專有軟體,有點相當於被這些專有軟體「綁架」的感覺。我花了幾個月、看了各種教學影片和文章,才好不容易摸清楚這個軟體怎麼用。所以哪天它突然變貴了的話,我就會想說自己都花了這麼多時間跟心思、轉移也很麻煩,只好加錢訂閱了。
使用 Markdown 格式管理筆記檔案
我使用的筆記管理方式,就是在電腦裡面開一個筆記資料夾(例如 Mac 的 FInder)、並把所有筆記都存成 .md
檔。接著,使用像是 Obsidian 之類的 Markdown 編輯軟體,直接打開這些資料夾跟創建筆記。因為這些全部都是「看得到」的檔案,所以如果我今天突然覺得這個軟體不好用的話,我可以直接不用、使用另外一個軟體打開、編輯。
我曾經使用過的有:Zettlr、MarkText,現在用的是 Obsidian。也有聽到蠻多人用 Typora,不過我沒有用過。
而且因為 Markdown 是開放格式,所以我不需要為了使用某些軟體,而特別學習它們的操作方式。像是在 Evernote,如果我想要把字體換成標題,我就要選取文字,然後用滑鼠修改字體大小、粗度、顏色;在 Word 或 Pages 裡面,如果我想要列點,我就要去找清單樣式在哪裡。
每個軟體的工具項都在不同的地方,有些很難找的時候甚至還要去看教學影片,但在 Markdown 格式裡面,我只要打井字號(#
)就是標題;打兩個星號(**
)就是粗體;要引用圖片,就直接打 ![]()
,根本不用管這是什麼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