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的寄託之處

身為一個內心敏感的人,時不時會陷入負能量循環。近期揮之不去的念頭是:

「如果我不再做音樂,是不是就沒人愛了?」

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因為做音樂認識的,或許有些人也是只有想請我編曲時才會來找我。如果我今天不再有這個利用價值,會不會就沒有人來找我講話了?

才能定義價值?

以前缺乏自信時,我常告訴自己「你看你很幸運,你有這些,其他人沒有」。我以為這是在告訴自己知足,殊不知,脫下美化的包裝後,潛意識的實體還是那該死的優越感

  • 遇到看起來很厲害的人,我會想「沒關係,至少我會做音樂」
  • 遇到做音樂比我強的,我會想「沒關係,我還會寫程式」
  • 遇到音樂跟程式都比我強的,我會想說「沒關係,我還有在寫文章」
  • 遇到音樂跟程式都比我強、文章也寫得比我好的?……

透過優越感來得到能量很快,因為我有什麼、別人沒有什麼,一目了然。但同時,也很容易乾枯——一旦看到比我厲害的人,就需要找出高對方一等的面向來證明自己有價值。

延伸閱讀:《自信、自卑、驕傲

發瘋地做音樂

自從把價值寄託在「音樂」上,我開始失心瘋地做音樂。每天下班回到家就打開編曲軟體,短短幾天編出了三首歌。

彷彿每產出一首作品,就能多得到一點認同、多被重視一些——讓自己在別人眼中還能勉強算是「有價值的人」,哪怕只是多撐一口氣。

不斷用這個意念麻痺內心缺口的同時,狀態也每況愈下。當我把做音樂當成維持自己價值的性命時,做音樂已經不是興趣,而是生存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把價值寄託在錯的事物上,是時候該去尋找新的依附了。

延伸閱讀:《放棄當全職音樂人,決定當工程師的原因

存在,就是價值

如果今天有人問我「為什麼你愛你的小孩」,而我的回答是「因為他很有才華」,這絕對是最標準的錯誤示範。

正確的回答應該是:

「沒有為什麼,他就是我的小孩啊!在他誕生之前,我就決定要愛他了。因為決定要愛他,我才把他生下來的。

如果替換角色,有人問神「為什麼您要愛我們人類」:

「沒有為什麼,你就是我創造的啊!在你被創造之前,我就決定要愛你了。因為決定要愛你,才選擇創造你的。

想到進擊的巨人裡面艾連媽媽說的:

「這孩子不是特別的就不行嗎?我不是這麼認為的。至少這孩子,就算沒有比別人優越,也已經很偉大了。畢竟,他可是出生到這世上了。」

現在的我,好像稍微能聽懂她字裡行間的心情。

我存在的本身,就是愛的結晶;我存在的本身,就是價值的根本。

光是我能夠活到現在、靈魂能夠苟延殘喘至今,就已經是多麼有價值、值得慶幸的事?是爸媽和神讓我避開多少死亡和走歪路的關卡,是多少親人和朋友的關懷才能讓我活到現在?

不是因為我有這些才能,所以我才有價值;而是我存在的本身,就是價值。神也在這層價值之上,給了我更多才能。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付出的,根本不值一提


備註:這是在公車上想通的,想通後過幾分鐘,居然就收到教會裡面意想不到的編曲案子訊息。不過還沒確定,只是當作記錄給自己看的。

較新一篇 意識神,或許是在乎神在想什麼
較舊一篇 你沒有湯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