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主日講道提到:
離開信仰的人,會走自己擁有信仰之前想走的路,會想要去完成過去的夢想。
聽到這句,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離開信仰,我會想去做什麼?說真的,我還真想不到。就算今天不信耶穌,我想做的事情一樣是我現在本來就想做的事,好像不會因為離開信仰而有其他想做的事。
於是我又進一步思考,我擁有信仰之前有什麼想做的事,或是有什麼夢想?我想到了以前對音樂的憧憬:
「如果能寫歌、能玩音樂、能跟一群同伴站在舞臺上表演就好了。」
而我突然發現很神奇的事,那就是——我以前曾經想做的事情,進教會之後全都達成了!
神滿足我對音樂的渴望
國中時,看到很多玩社團、跳舞、打球很厲害的人,都覺得他們很帥,好想跟他們一樣這麼有魅力。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有哪些優點,把自己從頭到尾扒開找了一遍,只希望找出一個我身上可以讓我脫離「普通人」的不平凡之處。
最後,找到唯一的一個可能性,或許就只有從小學鋼琴了。所以,即使我當初沒有很喜歡鋼琴,我還是很想把這項技能做到很好,很希望透過這項技能讓我可以被更多人認同,進而得到自己的肯定。
我還有一個印象,就是之前每天的生活就是跟正常學生一樣:上課、補習、讀書、寫作業。但從我對音樂開始有這些寄託之後,我還會特別抽出時間聽流行歌曲(當時還是 MP3 播放器),去把歌手唱的每個音寫下來。我也不知道寫那個要幹嘛,但當時就覺得,搞不好有一天可以拿來炫耀,感覺很酷 XD。
後來來到教會之後,這些渴望,神一個一個幫我實現了:
- 我曾經想要學會寫歌,來教會之後學會了。
- 我曾經想要會玩音樂,來教會之後神讓我學會編曲,還學會了電吉他。
- 我曾經想要在舞臺上當樂手,神也讓我常常在教會的舞臺上表演(甚至頻率多到現在懼怕舞臺的程度)。
- 曾經很想要得到自己的肯定,現在不需要透過別人的認同,就能夠肯定自己了。
音樂對我來說,不只是青春期的夢想,還是一個我希望能藉此讓我得到一點自信的依靠。現在,它甚至成為了我跟神之間的故事,以及跟神之間對未來的憧憬。
...
一件事情,如果只有自己渴望、自己達成,我會覺得有點可惜;但一旦這件事情跟神有連結,成為了跟神之間的故事,它連帶的影響可以跨到其他人、未來,甚至能昇華成永恆,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擁有信仰前想做的事,神都在信仰中幫我達成了,所以我非常感謝神。而現在的我,沒有「如果離開信仰之後想去做的事」,反而多了「想在信仰裡面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