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就這樣啊!」
——這是情侶或朋友之間吵架時很常聽到的句子。而這句話的下一句不外乎是「你怎麼會不知道」、「所以你要配合我」。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句子:
- 「我本來就是很敏感的人啊,所以你要哄我!」
- 「我本來情緒就很暴躁啊,你已經跟我交往了難道會不知道嗎?」
尤其近年 MBTI 越來越流行,這個概念好像就變成大家用來拿來當作藉口的工具:
- 「我就是 I 人啊,所以你要主動想話題。」
- 「我就是 J 人啊,所以你不要突然改行程。」
延伸閱讀:《MBTI 不是拿來給自己找藉口用的》
自我認知
其實如果拿掉情緒,單看「我本來就是這樣」這句話的意思本身,它的本意並不壞。
這代表「我知道我自己是怎樣的人」、「我知道我對什麼事情比較敏感」,這也就相當於我們認識自己。
然而,當我們帶著錯誤的出發點去使用這句話時,就變成在說:
「我知道我自己是怎樣的人,你也要知道,所以你要接納我、配合我。」
「我本來就這樣啊」的下一句
其實要轉化這句話很簡單,只要把下一句改成這樣就好:
「我本來就是這樣啊,所以我要改變。」
回到前面的例子:
- 「我本來就是很敏感的人啊,所以我要練習去調適心情。」
- 「我本來情緒就很暴躁啊,所以我要學會控制情緒。」
- 「我就是 I 人啊,所以我要練習讓自己外向。」
- 「我就是 J 人啊,所以我要學會讓自己保有更多彈性。」
自我認知是很好的事,正是因為我們有自我認知,才有改變的可能。
但是,如果我們自我認知後的下一步,是對方必須要來配合我,那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人跟人之間都在互相拖累、彼此遷就;反之,如果我們自我認知後的下一步是自我改變,那這個社會就會變成每個人都在努力變好。
延伸閱讀:《你是高敏感的人嗎?心思細膩如何成為我的強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