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高中開始來到教會的人,陸陸續續對於一些教會風氣有些疑惑,例如:
- 有些制度搞秘密不公開
- 男女之間的界線過於嚴格
隨著年齡增長,雖然漸漸可以感同身受上層的動機跟目的,但我認為某些做法是可以調整的。
法不能改,但做法可以調整
如果是神所定下的「絕對的法」,這當然不能改。
以「婚前性行為」為例,我們當然不可能要求神說:
「神啊,現在這時代沒人在婚前守貞了,可不可以放寬一下?」
但我認為,要「用什麼做法」、「營造什麼風氣」來讓大家遵守這個法,是可以調整的。例如:
- 避而不談,叫大家不要去想,專心禱告跟忍耐就好,畢竟一去想就會好奇。
- 直球面對,讓他打從心底同意這個價值觀。
這兩個做法會導致人們思考方式的不同,就像《原子習慣》裡面提到的兩種身分認同:
- 「我是基督徒,所以我不能婚前性行為。」
- 「我不是一個會婚前性行為的人,不管我是不是基督徒。」
哪一個做法是對的,沒有正確答案。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會因人事物而變動。
但我個人是偏好後者——「直球面對,從根本上認同價值觀。」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神不會為了搭配人而改變標準》
我的例子
之前,我對一個年近而立會參加的教會活動提出疑問。這是會影響我一輩子的重要活動,比工作還重要好多倍。
但是不管我怎麼問,得到的回答都是:
「你還小,先不要想這種事情,好好禱告預備就好。」
而我的疑惑是:
「找工作常聽到不要光是禱告預備,還要多去瞭解;但是面對比工作更重要的事,卻只叫我禱告預備,不要去瞭解?難道裡面其實在做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事情嗎?」
直球面對並解開
後來,我真的覺得太可疑,於是去找了資深牧師,請她從頭到尾跟我分享整個活動辦法及流程。
聽完之後,我的心得是:
「明明是一個這麼正常又這麼棒的事情!為什麼過去這些前輩的回答,把這件事塑造得這麼神秘?」
當然,我理解他們的擔心,只不過這個做法讓我感受不太好。
現在,因為講清楚說明白,並且把價值觀對齊。因此,即使我還沒參加,我還是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活動辦法,也能夠說服其他人。
「不過,這件事我自己也有蠻大的錯。當時我應該更積極地去表達我的想法並詢問,如此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圖片來源:Unsplash
指導者,真的很辛苦
連當三個人、十個人的主管都很不簡單了,更何況是要管幾百、幾千人的牧師。
不只要照顧到每個人的心情,還要訂定大家通用的規則,我是真的打從心底敬佩。
我在這邊真的只是出一張嘴而已。
「牧師不是神,大家都只是努力修造自己的凡人。」
所以,我覺得身為下層的我們,應該幫忙一把,誠實提出我們的想法和意見。不要只是在背後抱怨。

圖片來源:Unsplash
溝通吧
大家都沒有透視眼,如果不溝通,兩邊只會活在自己的理想泡泡,還一直抱怨說:「明明我的泡泡這麼理想,為什麼對方不要進來」。
透過溝通,上層能理解下層的感受,下層也能理解上層的考量。兩邊可以互相討論出一個最適合彼此的做法。
其實,大家都只是想讓「自己、對方、教會」過得好,只是各自的出發點和考量點有所差異。
「都已經排除萬難,選擇當基督徒、選擇留在教會遵守神的法了,幹嘛還一直勾心鬥角呢?」
大家也都是在同個歷史一起奮戰的隊友,把彼此當自己人,開心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