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是獨自一人跟主一起奮戰的時光;也是獨自一人跟主建立深刻故事的時光。」
這是發生在 2017/6/17 的事。
清晨兩點半,惱人的鬧鐘又響起了。睡了多久,我也不知道,反正不超過四個小時吧。
想到今天一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的無趣生活,就巴不得趕快再睡回去。
心裡這樣想,身體卻不自覺穿起了拖鞋、換了衣服。
高中,充滿壓力的人生階段
當時清晨話語是四點開始,而且話語結束之後就得開始唸書,因此每天只好兩點半起床,三點到教會晨禱。
晨更結束就接著在教會生活區讀書讀到快六點,搭第一班捷運到學校。到了學校迎面而來的是堆積如山的題本、考試及講義。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疲勞也一天一天累積。
肉體的疲勞除了每天睡不到四小時的精神不濟之外,還有飢餓。讀書耗腦熱量的速度真的太快了,基本上吃完三餐之後,只夠撐一小時,接下來就要一直忍三小時才能到下一餐。
整天下來,腦袋昏昏沉沉,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讀進去,也不知道讀這些對自己有沒有幫助。
此外,由於某些原因,早就打定主意留在臺北。因此如果考不上臺大就得跳過清交成,直接到第五志願的政大。不得不考上臺大的壓力,真的把我逼得快要死掉。
距離指考的日子越來越少,模擬考成績與目標分數的差距卻沒有一起減少,倒是壓力越來越大了,好幾度真的幾乎要放棄。
還記得最崩潰的是某次模擬考考得非常不理想。看到成績後,我的腦子彷彿被掏空,心想:「我這幾個月的努力到底算甚麼,難道都沒用嗎?」
無處安放的壓力
肉體的疲憊、對於未來的擔憂,這些都還只是屬肉上的狀況,更不用提自己信仰上的課題:
- 屬靈上跟神之間沒解決的疙瘩
- 各種還沒解決的罪跟問題
- 每個禮拜聽完話語該實踐的內容
對於抗壓力低的高中生來說,這些無處釋放的壓力已經把我搞得喘不過氣。
每天晚上,我都好想大哭一場。想好好說出來卻又不知道可以跟誰說,甚至連能讓我安靜哭一場的時間跟空間都沒有。
往返教會、學校、補習班、信仰家的生活實在太過緊湊,只能強忍著淚把每一天撐完。
指考前最後一個月
六月的某天下午,我一如往常在教會唸書。
看到大家都這麼輕鬆愉快地聊天、出去玩、做各種想做的事,而我卻只能在一旁讀書,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做時,我真的再也撐不下去了。
我馬上騎腳踏車回到信仰家,用力把書包摔在地上。接著平躺在床上,並用棉被蓋住自己的臉,開始大哭。
- 「為什麼大家都能做這麼多好玩的事,我卻只能唸書?」
- 「為什麼我每天一定要度過這種生活,想玩音樂、想司琴也沒辦法?」
- 「為什麼我每天都這麼累這麼餓,而且那麼努力讀書了,成績還是不好?」
- 「為什麼……為什麼……我這麼廢?」
老師的聲音,成為我的安慰劑
我邊哭邊哀嘆自己的無能,握緊拳頭想好好把自己揍一頓,卻,連揮拳的力氣都使不出來。
淚乾了,我依舊攤在床上。我深深嘆了一口氣,或許,這就是累積了好幾個禮拜的壓力吧。
就在我哭累時,腦中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這股莫名的熟悉及溫暖,讓我馬上知道是老師在對我說話。
當時因為一直在哭所以全身貌似畏寒那樣發抖,而老師的這句話就像一股暖流,從大腦竄到眼睛、身體、手腳。原本已經哭累的眼睛,再次唏哩嘩啦地流出眼淚。
想起過去犯下的罪、以及種種做不好的部分,我滿是愧疚。
我邊哭邊回應老師說:「老師對不起,明明應該是我要為你做些甚麼,結果卻讓老師這樣對我。」
老師接著說:
「沒關係,我會陪著你的。」
簡短的三句話,大概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卻彷彿持續了好幾個小時。這或許就是跟主約會的感覺吧,好希望能一直待在這樣的泡泡之中不要出來。
我的眼淚依然止不住,但不同於前面的難過,這次的眼淚蘊含著欣慰。
我欣慰地跟老師說:「老師,謝謝你懂我,也謝謝你陪我。」
回到現實
醒來之後,天色暗了。我看著夕陽,覺得這一切好像是夢,卻又無比真實。
跟老師講完那三句話之後發生了什麼,又經過了多久,我都沒印象了。或許是跟老師在天國約會,又或許是在安穩的熟睡吧。
我唯一知道的是,醒來之後,我全身上下都好舒暢,幾個小時前的那些壓力全都奇蹟似地消失了。而且我知道,我並不孤單,因為老師都會陪我。
事後,不斷思考為什麼老師會來跟我講話。或許是看我可憐、或許是因為很愛我。但後來想到,也或許是自己擺上持守的條件:
- 雖然生活如此痛苦,我每天依然三點到教會禱告,幾乎沒有缺席。即便晨禱有十之八九都是跪著睡覺,但不知道哪來的信念,告訴我說這是我唯一能為主做的了。
- 主日週三週五更是不曾缺席過,甚至主日後的部門聚集也幾乎都有跟。
也許這些看似很基本,但對我當時來說,我覺得我已經是盡心盡意,把我所有能為神擺上的都擺上了。

四年後
過了四年多,只要回想起這件事,內心依然不斷湧出感動,身體也不自覺起雞皮疙瘩。
雖然沒有考上臺大,但至少信仰的性命保住了,在神眼中,這也是更重要的事情吧!我真的很感謝神拯救了當時跌落谷底的我。
每當辛苦時,想起那段日子,就發現我早已跨越更加困難的阻礙了,因此後來遇到的辛苦根本不值一提。
我也是透過這個故事,第一次體會原來這就是「新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