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尋找人生意義的故事(1)——如果人生的終點都是死亡,那為何還要出生?

人生來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終究都是死亡,為何還要活著?

國中某堂生命科學相關的課,老師很認真地探討了生老病死相關的議題。當時坐在我旁邊的同學面帶惶恐的問了我一句:

「如果哪天我們死了怎麼辦?」

而我貌似想安慰她地回了一句:「先不要想這些東西。

嘴巴上這麼說,但其實我自己內心深處跟她是同樣的焦慮。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卻怎麼想都找不出答案的問題。

從小懸在心裡的疑問

我從小開始,就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

  • 人為何誕生,死後又會留下什麼?
  • 如果死後什麼都不會留下,那為何又要出生呢?
  • 從小努力是為了進好大學、有好工作、未來有個好家庭,然後呢?為了安詳地死去嗎?
  • 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快樂事物,以及人生中那些值得回憶的小片段,它們的結局就是人生跑馬燈的最後一幕,然後下一秒化成灰嗎?

這世上也有很多人在想這個問題,而目前聽到的說法有:

  • 如果我們留下一些思想或財務給下一代,那我們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
  • 既然我們總有一天會死亡,那我們的意義就是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享受、及時行樂。

但對我來說,這兩個都沒辦法說服我。

思想就算能留給下一代,或者後輩們還記得我,但我都不在這個世界了,我又怎麼會知道我的信念有沒有被繼承?就算有人記得我,我也無從得知。

況且,如果人出生就是為了下一代,然後下一代又是為了下下一代……,等到最後人類或地球滅亡時,這無數代人們存在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

另外,如果人生就是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享受,但總有一天,我們的享受都會到盡頭。那——

享受的越多,不就越顯得空虛嗎?

畢竟這些快樂的回憶,終究一個都帶不走。

大人們也沒有答案

我也會問一些長輩或老師,但他們也都給不出我能接受的答案,最終我得到的還是聽到厭煩的那句——

「先不要想這些東西。」

這些問題一直在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我,而最現實的是,不管怎麼想,只要想到死亡那一步,就會非常無助。在這無助感的面前,我能做的就只有逃避思考這些問題。

這些經歷,也成為了我相信基督教,並跟隨耶穌的契機。

較新一篇 從小尋找人生意義的故事(2)——原來我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
較舊一篇 高中時,透過禱告寫出了人生第一首歌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