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編曲的初心

上一篇文章講到我在短短兩週編出了三首歌後,因為沒得到回饋而難過的經歷。

在那之後的一陣子,發生了非常多事,到現在算是初步解開到一個段落,心情也平穩了不少。我打算把各個重要的事情分成幾篇文章記錄下來。

目前想像的脈絡大概是:

  • 找回編曲初心
  • 開始瘋狂做音樂,卻沒被重視
  • 第一次把內心深處不平衡講出來的飯局、晚上的夢
  • 三天止不住的淚水,以及第一個重要體會
  • 跟負責人的飯局,對於「意識神」有了新的體會
  • 在中正紀念堂散步,得到了第三個重要體會

今天就先從第一個「找回編曲初心」的故事講起吧。


跟主的約定

剛受洗通過沒多久,我就暗自跟主許願說自己想一輩子用音樂為神服事。

不過音樂也分很多部分,像是各種樂器、幕前表演、或像是作詞、作曲、編曲、混音等製作流程都屬於音樂的範疇。

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喜歡音樂。在不斷挖掘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喜歡音樂的最核心的原因是——「營造氣氛」,而跟這個點最直接相關的就是「編曲」。也因此,我在高中剛畢業沒多久就跟主決定說要把編曲當作我在神面前的第一使命

做出這個決定後,大學期間我在教會編了非常多歌曲,像是現場演出的 Demo排球賽的主題曲。當時還只是個窮困大學生,做音樂需要用的監聽耳機、麥克風、MIDI、軟體、音源等各種設備,每一樣都需要省吃儉用好幾個月,才好不容易存到。

即便如此,我還是編出了蠻多我覺得不錯的歌。那段日子雖然拮据,卻充滿單純的熱情,我真的覺得挺驕傲的。

延伸閱讀:《高中時,透過禱告寫出了人生第一首歌

漸漸忘記初心

雖然一直有在編曲,但當初跟主決定的初心卻漸漸淡掉。

後來,教會的 Band 部門成立,也開始發展得越來越大,我開始逐漸把重心轉到這個領域上。

當這個部門開始停滯時,我不斷在思考這個部門未來的發展,也很認真的思考自己是不是要接負責人。

一則震撼的公告

今年九月,突然在教會群組收到一則公告訊息:Band 部門換了新負責人。

跟平凡的幾行字形成極大對比的,是我不可置信的眼睛。我看到了這個消息時呆滯了好幾分鐘,心想:「蛤?這什麼鬼?」

這個新的負責人是我的朋友,其實他當負責人我是很開心的。只是我很納悶的是,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消息,我卻沒有參與討論,甚至連一個告知都沒有。

我原本以為全臺灣只有我一個人在意這個部門的興衰,結果如今我卻被排除在外?甚至就在前幾個禮拜的大聚會,還是我負責當窗口來找樂手。

我當然知道:

  • 高層決定事情沒有義務找我商量
  • 高層可能覺得我的信仰狀況不好
  • 高層認為我還太年輕

道理我都知道,但我還是覺得自己的努力跟心思有點沒被重視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一直很認真去思考該怎麼調適這個心情。

延伸閱讀:《價值的寄託之處

一個月後的飯局

解開自己心情的轉捩點,是一次主日後的飯局。當天我們把教會音樂部門的近況都聊了一遍,包括 Band 的新負責人、最近的新創作部門成立等等。

後來跟一個朋友探討自己為這個部門付出跟花心思的部分是什麼,整理出來的是——思考臺灣教會流行音樂的發展跟歷史定位。

當這樣想出來後才突然發現,其實這不是一個 Band 負責人的思維,更要說的話比較像是臺灣的流行音樂部

但以前有個盲點是,我常常把 Band 當成臺灣的流行音樂部。但如果只是把它當成樂手部門,那其實就通了。

我的第一使命

當天早上的主日話語剛好講到「一個人只能專心做一件事」,也就是說一旦我接了 Band 的負責人,我的心思一定就會放在 Band 上,像是怎麼栽培樂手、怎麼讓樂手越來越多等。這樣的話,我肯定沒辦法專心在編曲上。

這時候再次想到自己大學時跟主說要專心在編曲的這個決定,那瞬間彷彿有一股電流竄進心裡。那個被我遺忘多年、塵封在記憶深處的約定,終於在此刻重新浮現。

至於為什麼換負責人不找我討論?其實體會了這個,然後從神的角度去想的話就很簡單:

「當初你跟我說你要專心在編曲,所以我自然安排給你編曲的位置。現在出現了一個樂手的位置,我當然就給另一個說要專心在樂手的人。不是都說好了嗎?為什麼你還要搶這個位置?」

在這場飯局和這個體會之後,我想通了好多事情,也很懊悔自己為什麼一直忘了這個初心。

於是,我開始發瘋似地開始編曲。不過這就是下一篇故事了。

較舊一篇 意識神,或許是在乎神在想什麼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