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邏輯的感性人

開始寫文章後,陸陸續續有收到一些回饋是:

「我覺得你蠻有邏輯的。」

聽到這種回饋當然很開心,不過也覺得很有趣,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是一個超感性的人。

感性,沒辦法說服人

當我在看一件事情時,我的第一個念頭會是「我覺得這個不好、這個不對」。但是如果問我為什麼,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說感覺不對。

然而,我漸漸發現,這是個很不負責任的說法。不只沒有辦法說服人,連自己都沒辦法說服自己。

所以後來為了能夠說服自己,我會研究出一套合理的說法,來支持我的直覺和價值觀。

最近開始研究 MBTI 才知道這好像是所謂的 Fi-Te 軸。

💡 我只是個 MBTI 新手,還在理解階段中,所以以下隨便聽聽,當作參考就好。

感性,是我的優勢

目前推測我的 MBTI 是 ISFP,這也就代表第一人格是 Fi 的我,天生的優先思考模式就是「我覺得這個怎樣怎樣」,而且也很容易有情緒起伏。

與其說這是我的缺點,倒不如說這是我的特質。在不成熟的時候,它是很麻煩的缺點;但是當我能夠管理我的情緒的時候,這會變成我的優勢。因為比起其他單純有邏輯的人:

  • 我會比較有同理心;
  • 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除了事情本身以外,我也能夠把情緒納入討論的範疇
  • 其他的感性人也比較能夠被我說服,因為我能理解他們的思維跟情緒。

💡 我並不是在說 T 型人格就不好,而是每個人格都有各自的優勢。單純只是自己身為這型人格,這是我的優勢而已。

找出自己的特質

其實開始研究 MBTI 之後幫我蠻多的。

它對我最大的幫助不是讓我了解每個英文字、榮格八維每個維度代表什麼,而是讓我知道原來我有天生的思維模式。

這也相當於讓我知道我天生的特質是什麼,以及有哪些東西是我要去加強的。

漸漸地,我可以告訴自己說:

「好,我就是這樣的人,那我現在要去鍛鍊我的弱項,也要讓我的強項變得更強。

較新一篇 吵架時,比起一直抱怨對方,先道歉的人才是強者
較舊一篇 稍微調整了深色模式的畫面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