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媒介提供的資訊:
- 🌍 地球以外的行星: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太空人所拍的照片;
- 🏠 血緣關係: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 DNA 和出生證明書;
- 🏛️ 歷史事件和人物: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課本跟維基百科的敘述。
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存在的東西:
- 💊 心理健康: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自己的心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
- 🤲 吸引力法則: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用心產出內容,能夠吸引到用心觀看內容的觀眾;
- 💭 價值觀: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有看待這個世界跟事情的一套對錯標準;
- 💖 愛:我們看不到,但選擇相信自己能夠愛人,以及能夠被愛。
我們看不到,但選擇不相信存在的東西:
- 💫 靈魂:我們看不到,所以選擇不相信?
- ☀️ 神:我們看不到,所以選擇不相信?
- ✝️ 耶穌再臨:我們看不到,所以選擇不相信?
存在與否,不是以看不看得到來當作唯一標準。
看不到,不代表就不存在;當然,也不是看不到,就代表存在。
能夠選擇相信什麼,跟選擇不相信什麼,或許也是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的魅力吧。
(最近有點想重新來研究「若 P 則 Q」的邏輯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