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一個過去「神在 21 天當中翻轉我個性」的故事。
過去在教會受的傷痕
我原本算是一個還蠻活潑的人,也喜歡跟人相處,不過有陣子被教會的前輩跟小組長們「過度關心」,讓我越來越害怕跟人相處,甚至不敢進去自己的教會。我開始把自己塑造的不好相處,不太露出笑容,想說這樣其他人就不敢「關心」我。
這樣改變人設之後,的確有起到效果。會來關心我的人變少了,甚至也有不少人認為我已經離開信仰。周圍會聊天的朋友越來越少,我幾乎整天都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完全沒有任何社交。獨處當然也有獨處的好,可以有很多思考的時間。
雖然我知道自己這樣沒有很快樂,但我克服不了過去的一些傷痕,自然也沒有改變的動力。這個狀況大概持續了兩年,我也差不多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我心裡也覺得:「我大概一輩子都這樣了。」
改變的契機
8/31,我跟一個還蠻尊敬的牧師有一場飯局。當時聊到這個部分,我把我的心路歷程還有我現在怎麼看待事情的狀況跟她講,她跟我說感覺我是一個情感充沛的人,只是為了一些原因被迫包裝自己。但這樣應該過的蠻辛苦的,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脫掉這層包裝,用最舒服的狀態生活。
我聽到這些話其實蠻感動的,而且也有新的看見。我原本以為我現在已經是一個沒什麼情感的人,但原來,這些情感層面並不是消失或被改變,單純只是我刻意把它們壓到內心深處,然後戴上一個面具來偽裝自己。
有了這個體會之後,我開始有了一些改變的動力,也試著為了這部分禱告。雖然我有了這個契機跟動力,我也把我有想改變的這件事情跟神說,但其實我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一樣是:「我大概一輩子都這樣了。」
痛哭流涕的主日
9/1,我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教會參加主日。當天牧師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個教友,他的父親不是基督徒,甚至可以說非常討厭教會,所以知道自己的女兒信耶穌時他非常生氣。
有一天,教友帶著他的父親去牧師家作客。雖然他的父親很討厭基督徒,但身為一個有禮數的社會人士,還是很有禮貌地跟牧師聊天。那位父親跟牧師相談甚歡,後來打開心門講出為什麼他會這麼討厭教會。原來他並不是討厭耶穌、討厭神,只是因為他小時候去參加教會活動,結果被教會的牧師冤枉甚至責罵,這也導致了現在他對教會的怨恨。
牧師非常心疼父親過去的遭遇,也為他禱告。他在禱告中說到:
「神啊,過去這位父親在教會裡遭受到不恰當的對待,我為此獻上悔改。他因為這個遭遇,導致討厭教會,也過的很不好。希望神能夠醫治他的傷痕。」
當我聽到這段禱告時痛哭流涕,我覺得這段話彷彿也是神正在回應我。我當下暗自期許說,希望所有人在教會所受的傷痕都能被醫治,包括我自己。我相信耶穌也不願意看到這些景象。
印象深刻的飯局
9/20,跟我的幾個好朋友吃飯。他們剛好這陣子都在感情上面得到很多神的祝福,所以見證分享了很多。
其中他們有分享到自己為了這部分禱告預備了多少,也在過程當中感受到神的帶領,最終得到的祝福有多麼龐大且實際。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神不會虧待你所立下的條件的。」
這個分享完全打中我的心坎。婚姻與家庭一直是我很渴望的事情,也是我人生未來最重要的版圖之一。這份對婚姻與家庭的期望,成為了我改變的巨大動力。我願意為了這個期望,再對耶穌與教會敞開心門,用更成熟的心態再去面對。
從那天起,我決定回歸信仰的體質。除了參加主日以外,也開始為了自己、自己未來的另一半、小孩禱告。另外,我漸漸卸下冷酷的偽裝,開始自在的跟教會的弟兄姊妹交流。
神的強心針
9/22,隔天主日聽到關於時機的分享。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機,等到時機來臨的時候,可以達成自己所期盼的事。我感受到神正在回應我,並在我這個目標上,打了一劑強心針。
為了擁有理想的婚姻與家庭,我也必須更努力成長。當我越效仿耶穌來生活時,越能夠擁有好的未來。
從那之後,我彷彿變了一個人。我時常在禱告中想起各樣的事情而流淚,彷彿這兩年所有壓抑住的情緒跟淚水,全都在這時釋放出來。跟人相處時也變得不那麼提心吊膽,可以稍微自在一些。也陸陸續續找一些過去曾冒犯自己的小組長對話並解開。
神的威力與權柄
從我開始有了改變的契機,到了真的轉變我人生的飯局與決心,正好是 21 天。
回顧這段時間,我再次深刻感受到神的威力與權柄。連我本人都不抱有任何期待、覺得一輩子都無法改變的事,神卻能在短短兩個小時的飯局之內,直接翻轉一切。
若是符合神的心意,在神裡面沒有難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