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禱告,不等於激動的禱告

在教會很常聽到「火熱」這個詞。一直以來,我好像都把這個詞理解成「激動」。

我以為所謂的「火熱禱告」就是要大聲講話,全身動得很誇張、要有非常大的情緒起伏,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因此,當我很平緩地深入禱告時,我反而會懊惱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像其他人那樣「火熱」。甚至在禱告會時,我還會故意讓自己激動起來,彷彿藉此就能「火熱」禱告。

但詭異的是,通常在激動的禱告結束後,不只沒有充到電,還非常疲憊。有時候根本忘記自己禱告什麼,好像只是沉浸在被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充滿的感覺

反而當我靜下來深入禱告、回想過去的故事、跟神討論自己的問題時,能夠得到滿足,甚至有時還能在平靜中共感神的心情

延伸閱讀:

這讓我思考:

  • 會不會我一直都誤解所謂「火熱」這個詞?
  • 會不會一直以來只是我單方面自以為很火熱,在神看來卻不是如此?

「火」的定義

為了理解「火」代表什麼,我再仔細看了一遍教會課程的講綱。裡面寫到「火比喻話語」的四個特色:

  1. 焚燒罪惡
  2. 照亮無知
  3. 改變人生
  4. 人生必需

我驚訝地發現,沒有任何一項跟「激動」有關。

重新定義火熱的禱告

如果把以上的四個項目重新套入「火熱禱告」:

  1. 🔥 透過禱告焚燒自己的罪: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在神面前悔改
  2. 💭 透過禱告照亮無知:想通以前沒想通的事情,體會以前理解錯誤的觀念
  3. 🔄 透過禱告改變自己的人生
  4. 💼 把禱告當作人生必要的事、每天該做的事

延伸閱讀:《有需要每天都禱告嗎?

禱告,是跟神聊天

如果說禱告是跟神聊天,那當我站在神的角度試想:有人每次來找我聊天都很激動地跟我講話,我應該會覺得壓力很大。

反之,如果對方很平靜且真誠地來找我講話,並且聊得越來越深入,甚至能因為我的一句話而有所改變,我想我會很開心。

延伸閱讀:《我喜歡聽別人的故事

該平靜時平靜,該激動時激動,該思考時思考——或許這才是更自然、更舒服的聊天和禱告吧。

較新一篇 自從認知到愛不是感覺,一切都通了
較舊一篇 浮誇的卡片禮物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