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仰年齡已經快十年了,每次在回顧自己的信仰歷程時,很慶幸的是:
「我每年的信仰,都比前一年還要好。」
雖然從外界看起來,我的起伏非常大:
- 狀況好的時候,可以每週都司琴、分享聖經、擔任部門指導者;
- 狀況不好時,突然就不來聚會、沒有動力做事。
不過,我自己知道我在做什麼。那些高峰期,只不過是因為還沒碰到或選擇逃避那些還沒解開的難題;但當那些難題跟誘惑出現的時候,我勢必要花時間抗戰,這也導致了那些低谷期。
信仰的定義
如果信仰的定義是「持守聚會、在教會服事、有沒有參加教會活動」,那的確,我的信仰時而好時而不好。
但如果把信仰定義為「自己跟神的關係」,那我可以很有自信的說自己每年都更進步。
畢竟,當我有問題卡在心裡沒去解決時,那些就是自己跟神之間的障礙物。而當我花時間抗戰時,從外界看起來一定很辛苦;但是在一點一滴消除障礙物的過程,我跟神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誠實面對自己的疑慮
我覺得自己做的一件不錯的事是:
「我總是很真實、坦承的對待自己的疑慮、心情、想法。」
過去我有一大堆對於信仰跟教會的問題,像是:
我並沒有放著這些問題不管,也沒有因為教會的人沒辦法說服我就離開;而是到處跟人討論吸收想法,建構出一套能說服自己的說法。
把這些疑慮一個一個解開時,除了心情非常舒服以外,我也能發自內心的跟神說:
「神啊,您的法真的是對的,也是最好的。」
打從心底認同神的法
可能有不少人的想法是:「我雖然不理解神的法,但因為相信神,所以我選擇努力遵守。」
但現在我的想法比較像是:「我打從心底認同神的法,這也讓我能夠更相信神。」
我並沒有覺得哪個心態是好的,反倒覺得兩個都要。
對於緊急且危險的情況,就算不理解當然也是先遵守為上;但如果是牽扯到一輩子的價值觀、信仰問題,那我會鼓勵去把心裡的疑慮一個一個解決。
畢竟,這份信仰是我們要相處一輩子,甚至永遠的關係,總不可能一直忍受有疙瘩存在在心裡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