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知道,結婚不等於談戀愛
很多人說「結婚」,就是不斷「談戀愛」。戀愛感到了最高點之後選擇跟對方結婚,然後繼續談戀愛一輩子。
雖然大家認知中是把「結婚」跟「談戀愛」放在一起,但我卻觀察到一些蠻有趣的事情:
當有人鼓勵說:「等到出了社會再交男女朋友。」
這時候很多人會反對說:高中生、大學生就可以交了。
當有人鼓勵說:「18 歲、大學就結婚。」
這些人反而會回說:「18 歲還太天真,沒有經濟能力、對方不一定是適合的對象等等,等到出社會之後在結婚。」
這是不是其實也是代表說,其實我們自己潛意識裡面也知道自己把「談戀愛」跟「結婚」完全看成是兩回事。
或者更直接的說,我們自己知道幾乎不可能或不想要跟對方結婚,但是還是想要談這個戀愛。
反對結婚的理由
大家反對「18 歲結婚」的理由大概有很多,我隨便舉一些自己聽過的:
- 我還沒成熟。
- 對方還沒成熟。
- 我們沒有存款。
- 我們沒有考慮到以後的事情。
- 對方不好溝通,我們很常吵架。
我覺得這些理由都很好啊。但是很有趣的是,大家明明清楚地知道這些現實問題,卻不是選擇面對這些問題、找一個適合結婚的對象;而是選擇無視這些問題,繼續「享受」現在的戀愛感。
- 我知道他不好溝通、脾氣很差,但是我們現在很幸福,所以選擇不解決這個問題,繼續談戀愛。
- 我知道我們沒有存款,但是我們之後也不一定會結婚或一直在一起,現在可以吃好吃的跟出去玩比較重要。
- 我們沒考慮到以後的事情,或許之後有個人要出國發展的話,我們就要分手了。但現在我要把握可以享受的最後時間。
- 我自己還沒成熟,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我怕結婚了之後反而會吵架,但現在還沒有要結婚,所以先繼續談戀愛再說。
既然知道這些問題,為什麼不正面面對?
直球面對對於結婚的疑慮
把所有對結婚有疑慮的地方都跟對方討論:
- 如果要跟對方結婚,會有哪些疑慮?全都攤開來討論。
- 如果不是適合結婚的人,就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
- 如果自己還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那應該好好自己想清楚之後再去尋找適合結婚的人。
我認為,所有幸福的戀愛,都比不上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