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一句我最近常用來逼自己成長的話——
「我的小孩會跟我一樣。」
我一直都很相信這件事。
就算我再怎麼努力在小孩面前偽裝成一個好人,或是用正確的價值觀來管教他;一旦我講出的話違背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相信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看穿。
所以,如果我希望小孩變成一個善良的人,比起一直告訴他「要善良」,我更應該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我先做到,才有資格要求小孩
幾年前,我在神面前犯了某些罪,一度被罪惡感壓到想要離開信仰。當時,這句話成為讓我沒有逃跑,反而下定決心去面對問題的一個重要動力。
畢竟,如果我會遇到這種事,那就代表我的小孩也很有可能遇到。當他遇到時,我希望他怎麼做?
- 因為罪惡感而選擇離開
- 雖然痛苦,但還是硬著頭皮解決
答案當然是後者。既然我相信「我的小孩會跟我一樣」,如果我希望他選擇後者,那我現在就必須做出同樣的選擇。
只有當我實際走過這條路,我才有資格要求我的小孩,也才能同理這趟心路歷程,陪他一起度過。
我希望我的小孩怎麼做?
現在,當我面對一些糾結棘手的問題時,比起問自己「我要怎麼做」,我反而會問——
「如果是我的小孩遇到類似的狀況,我會希望他怎麼做?」
而那個答案,就是我現在要做的事。
- 如果我遇到罪選擇逃避,我的小孩也會跟我一樣;
- 如果我和別人爭執時,把尊嚴放在和睦前面,他也會跟我一樣;
- 如果我一直嫉妒別人,不專注在神給我的一切,他也會跟我一樣。
希望有一天,我能大膽地說「我希望我的小孩跟我一樣」,而不是低著頭說「我不希望我的小孩跟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