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就像逛市場
我覺得在 FB、IG 等社群媒體看文章,就很像在逛市場、市集。
想想看當我們在逛市場、市集,我們看每一個店家就只會看他的第一印象,整個掃過一輪。
如果有第一印象還不錯的店家,那就會稍微進去看一下有哪些商品。不過針對每個商品也不會看得太仔細,反正旁邊還有一大堆店家,不要在這邊花太久時間。而且,整個市場這麼吵,也很難讓人專心。
當這個店家逛完,商品也看過一輪,就會馬上去看其他店家。逛完整個市場,大概也不記得自己逛過哪些店,即便是有走進去的,也沒什麼印象。
在社群媒體,每個創作者的文章、圖文就像市場的店家一樣。當讀者滑到我們的文章時,他們可能才剛看完一大堆短影音廢片,心情還很躁,怎麼可能看得下去幾百字的文章?看個標題跟開頭兩三句就滑掉了。
就算真的點了「查看全文」想要認真看,但是這篇文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一大堆平臺演算法的影片想要搶奪你的注意力。而且,縮圖一個比一個更聳動,這樣根本沒辦法專心。
邀請讀者來自己的家
我覺得在自己的網站上發文,就像邀請讀者來自己的家參觀。
當他們進來我的家,比起逛市場那種煩躁、急促感,心情應該是更平靜,甚至還會有一些期待。
我可以從入口帶他們導覽介紹:
- 我有哪些領域的文章。
- 每個文章是怎麼誕生的。
- 它們分別又連結到哪些文章。
這些都是只有在一個舒適的環境,才能做到的。
而且在自己的網站上:
- 不會有其他店家的叫賣聲。
- 不會有演算法推薦各種影片。
- 沒有廣告(如果創作者沒有開)。
- 不會突然有紅色數字的通知。
網站不用登入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 Google 搜尋到某篇 FB、IG 的文章之後點進去,然後發現居然要你登入的狀況?
當網頁跳出要你登入的跳窗時,就不讓你動了!我覺得這個設計真的超級無敵討厭!

Facebook 要你登入才能看文章
有時候我就是想要趕快用電腦查一些資料,結果還要我登入。一登入之後,又會被迫看到各種短影音、朋友動態。原本兩分鐘可以解決的事情,一滑搞不好十幾分鐘就過去了。
這就像你在 Google 搜尋到某個店家之後,你馬上衝過去,想說趕快買完趕快結束。這時候,店家所在的市場管理員突然攔住你說:「不好意思,請你先跟我們回入口填寫入場表單。填完之後,我們才能讓你進去這個店家。」
但是在自己的網站上,只要你打開瀏覽器,輸入像是 revolc.blog
的網址之後,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裡面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