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有個 5 分鐘的空檔,打開手機看一下限動!」
——這已經是現代人的反射性想法和動作。
這看似微小的反射動作,也成為這時代一連串焦慮和心理問題的導火線。
其實,你「不需要」每天都看別人的限動;或更直接的說,你「不應該」每天都看別人的限動。
延伸閱讀:《滑社群媒體 10 分鐘 vs. 跟自己對話 10 分鐘》
我自己觀察常出現的限時動態大概可以分成四種:
1. 精采的動態
- 跟朋友出國玩;
- 跟男女朋友去哪邊約會;
- 買了新衣服、新電腦。
看似精采的動態,其實都只是發文者一天,或一年當中「唯一的精采時刻」。
不知不覺中,你可能誤認為這才叫做成功人生、幸福生活。因此,為了變成這樣,你也一直出去玩、拍各種好看照片到社群媒體上炫耀。
但——這些並不是「真實生活」,只是「社群媒體上的成功生活」。
如果你想說:「我不會羨慕他們啊。我反而覺得那些很無聊,隨便滑過去看看就好。」
那非常好!不過,如果是無聊的動態的話,為什麼要把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拿去看這些無聊且沒意義的東西呢?
2. 有的沒的瑣事
- 跟某朋友的對話截圖;
- 工作中(配上自拍或電腦照);
- 戒飲料 Day 3(配上水壺的照片)。
這個又比「精采的動態」更沒必要看到了。
如果真的喜歡看別人的瑣事,其實可以出去散步或去咖啡廳坐坐,你會看到比限動更「多采多姿」的瑣事,像是:
- 誰邊走路邊滑手機;
- 聽到旁邊的人在聊公司裁員;
- 看到旁邊四個人約出來喝咖啡,卻都在盯著手機看。
(其實我覺得觀察人很有趣,尤其是看到大家被手機綁架時,我反而會有優越感。)
3. 求討拍的動態
- 「分手了,但還是很想念你……。」
- 「今天莫名其妙被老闆罵,明明我就沒怎樣。」
- 「我說我沒事不是代表我真的沒事,可以聰明一點嗎?」
如果是跟你不熟的人,看到這些動態反而會增加你不必要的情緒。
如果是你很要好且常聊天的朋友,那比起只是透過一則限動片面瞭解;等到下次情緒穩定時,再聊整件事情的起承轉合反而更好。
4. 新聞轉發類
- 「某個偶像分手了!」
- 「某個公司倒了!」
- 「某個藝人結婚了!」
如果是這類不重要的八卦新聞,其實不知道反而更好,可以讓腦子清淨得多。
而,像是某些國家的政策改變、戰爭等重要的新聞,其實就算不看限動,你也會知道。
「真正重要的新聞,你一定會知道。」
甚至,比起限時動態只是轉發一個搏眼球的縮圖;在網路上看到完整長篇文章,可以瞭解的更全面。
(所以,請用 RSS 訂閱你覺得不錯的新聞網站。)
結論
如果你已經是「限動上癮患者」,要你完全不滑可能有點太不切實際。
我提供一個試過且覺得不錯的做法:每天只用電腦打開一次社群媒體,花 10 分鐘快速看過一輪。
這樣你不會像大家一樣陷入到浪費好幾個小時,也不用怕徹底跟朋友或外界失去連結。
嘗試幾天後,你甚至還會覺得 10 分鐘太久,因為看完一輪「你在意的人」的動態,真的連 5 分鐘都不用。到時候,你也能親身感受「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在手機上」的快樂。
「不滑限動絕對不會讓你跟朋友的關係變得疏遠,反而還能讓你跟真正的朋友更加緊密。」
因為,你們連結的關係不再是透過稍縱即逝的幾張照片,而是真實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