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網站發文,閱讀體驗比較好

FB、IG、Threads 連標題都沒辦法設定,看文章好辛苦啊!

看到「Wiwi《格式的自由》」這篇文章,真的覺得太有同感了。在網站看文章的體驗,比在 FB、IG、Threads 好太多了。

設定標題

我的網站文章現在是用 Markdown 格式寫的,筆記也是。

在這個格式裡面,我只要想插入標題,就直接打井字號就好(#),我還可以根據各個層級設定大標題、中標題、小標題。

但是這些功能在 FB、IG、Threads 上,完全做不到,甚至還得用像是 【】 之類的特別標點符號來當作標題,也沒辦法分層。

# Markdown 的大標題
## 第二層標題
#### 小標題

vs.

【臉書的標題】
▎1. 臉書目前不支援 Markdown

句子中間可以強調特定字詞

在其他平臺上,如果我要強調某些句子或文字,我只能用 「」 或是 【】 之類的標點符號。

或是也有人會把強調的句子用 hashtag 寫,因為這個文字會變藍色,像是這樣:「#這句是我想要強調的句子」,但是 hashtag 根本不是這樣用的啊

在這邊,想強調的地方我甚至可以用「粗體」標示。

我也可以用斜體,來代表一些內心的 OS。

有需要的話,我甚至還可以用「粗斜體」,雖然我目前還不知道可以用在哪就是了。

還有我很喜歡用的反引號,我覺得它用來強調一些像是 revolc.blog 的英文或是特別記號都好好看。

列點

如果我今天要列出我今天有哪些不爽的心情,我可以用列點的方式:

  • 今天早上我腳的小拇指踢到桌子,超級不爽。我不爽到揍了桌子一下,但是它連一聲道歉都沒說,讓我更不爽了。
  • 今天中午我去買自助餐,我只帶 100 塊,結果老闆算我 105 塊,害我卡在那邊很久還要被後面的客人瞪,超不爽。
    • 我甚至還可以用第二層,來更進一步描述我中午到底有多不爽。
      • 再用第三層,告訴你有修養的人是可以忍住怒氣的,除非忍不住。

引言

我可以用引言的方式引用一段經文:

【約翰福音 3 章 16 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程式碼

我可以在這裡寫程式碼:

console.log("hello world!");

超連結

我可以把網址插入到某段文字當中,點擊文字就可以連結到另一個頁面:

如果在 FB 的話,還可以把網址貼上去或貼到留言區,頂多就是有點亂而已;但在 IG 的話,貼網址是沒用的,要把網址貼到個人檔案的自我介紹區才有用。

在自己的網站用 Markdown 寫文章吧!

自從有了這些閱讀體驗之後,現在在 IG、FB 上都看不下去長文了。

如果有喜歡的創作者在這些平臺上發長文,我可能會去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網站。如果有的話我就會固定收看他的文章,如果沒有的話,我可能就去找其他人的文章來看了。

我的文章很多都超過一千字,連我自己在 FB、IG 看我的文都覺得很崩潰,還是在自己的網站看最舒服。

較新一篇 經營自己的網站,就像邀請讀者來自己的家
較舊一篇 社群媒體帳號可能會不見,但個人網站不會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